今天2月28日,出游的第六天,当地天气:晴天,7-16度。海拔-米。今天我们在库斯科游览。
上午10:30出发,前往萨克赛瓦曼要塞。
离开库斯科2公里。
萨克塞华曼要塞位于库斯科城北郊的一座山丘之上。
山上的野花惹人喜。
萨克塞华曼古堡,历时80年才建成的巨型石头城,如今只剩断壁残垣。
这个遗址包括了一个大型的广场、广场北面的梯田以及广场南面由三道高耸的锯齿状围墙构成的要塞。
这座要塞最初由帕查库提下令修建,随后又历经了几代的国王扩建,成为了印加帝国规模最大的建筑群。这里每年都有盛大的祭祀活动。
然而在西班牙人征服了印加帝国之后,它遭受了和罗马斗兽场一样的命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当作采石场,为库斯科城的各种大型建筑提供石材。
如今,萨克塞华曼要塞地表以上的绝大部分建筑都被拆除了,然而那残存的地基所勾勒出来的轮廓仍然令人震撼。
这里可以俯瞰库斯科城的全貌。
这里的巨石建筑以其独特的构造显示出军事防御功能,经考古发现,巨石建筑均在事先有设计模型,采石场会根据模型切割石头,石头运到现场,再根据模型安装成型。
巨石切割后不用水泥等粘合物,石头和石头直接拼接,地震不倒,石头缝刀尖都插不进。
石块之间相互契合的这种精确度,及石灰石块的圆角、石块连接形状的多样性和墙体向内倾斜的设计,使遗址的局部在库斯科毁灭性地震中得以幸存。
这块巨石有吨重。
远看城墙是一个角接着一个角,绵延几百米。
入口处的这块牌子告诉游客,这里的最高点海拔为米。但是谭导是在出来时让大家注意看,她说如果进入时大家知道这么高,会心里害怕。
其实,我一直在看运动手表上的海拔提示,当时的指示就是-左右。所以感觉不能走的太快,否则头晕。
接着来到了圣水神殿。
当地的小贩还有羊驼陪伴呢。
秘鲁的洋娃娃。
据传说古代印加帝国在外打仗、防御的将领率领士兵回都拜见国王,经过这里,都要先沐浴一番,清爽干净地觐见。
下午我们进入库斯科市区游览。
来到了印加小巷。
小巷最出名的是这块12个角的大石块。
库斯科武器广场。
在南美,每一个首都,乃至每一座城市几乎都有一个武器广场(PlazadeArmas)。当初西班牙人在拓展殖民地的过程里,每建立一个城市都是建立起一个武器广场而逐渐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广场上一贯的建筑首先是教堂,其次是市政厅总统府类似的行政建筑。
库斯科武器广场所在地即印加帝国的中心,也是当时举行重要典礼的场所。殖民时期,西班牙人没有将它毁掉,而是在其周围建起教堂,并环绕广场建立石拱廊。
大教堂是库斯科全城最杰出的殖民时期建筑,在这里可以看到17世纪展现欧洲最高水平的画作。参观亮点是教堂东北角的《最后的晚餐》(TheLastSupper),画家MarcosZapata对这幅著名的作品做了“本土化”的特色修改——盘中的面包被换成了南美洲特有的一种动物——豚鼠(guineapig)。烤豚鼠是当地的一种特色美食。
(里面不能拍照)
随着今天库斯科市区游览的结束,我们南美五国之旅的第一个国家秘鲁就基本结束了。本次对秘鲁的5天游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印加帝国。
印加帝国是11世纪至16世纪时位于美洲的古老帝国,帝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而秘鲁的库斯科就是印加帝国的首都。作为曾经的首都,库斯科有太多的故事和遗址,马丘比丘就是一个特例。年《世界遗产城市联盟》成员。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库斯科古城位于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在印加统治者帕查库蒂之下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城市的中心,具有独特的宗教和行政的职能。古城的四周是清晰可见的农业,手工业和工业区。当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占领这块土地时,入侵者保留了原有的建筑,但同时又在这衰落的印第安城内建造了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和宫殿。
明天我们将飞往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开始对该国的游览,继续是高海拔呢。
另外:团队的病号基本消除,昨天说到的一位崴脚的也在好转中,大家也渐渐适应了高反,今天前往米左右的地方游览,也没有太大反应,大家说,这样我们可以去西藏了。
本博客发自:秘鲁库斯科SonestaHotelCusco。
长按识别白癜风康复宝典泉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folanqc.com/lyjd/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