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有白癜风怎么办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79960.html一、外交部:中方五大举措助力全球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多地快速蔓延。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新冠肺炎成为全球性流行病的威胁已经非常现实。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疫情态势,中方下步准备如何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应对疫情?在3月11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耿爽表示,中方将通过以上五方面举措,助力全球抗疫斗争。我们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夺取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终胜利。
耿爽表示,经过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努力,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爆发并呈蔓延态势,部分国家疫情比较严重。各国加强沟通协作,携手抗击疫情,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上升。中方愿在毫不放松继续做好本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努力为全球的抗疫斗争做出贡献。
第一,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加强沟通协调。互通疫情信息是国际社会整体抗疫斗争的重要一环。疫情发生后,中方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分享了病毒基因序列信息,及时向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疫情信息。中方将继续本着公开、透明及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及时向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信息。同时加强同各方协调合作,推动地区和全球的联防联控,努力阻止疫情扩散蔓延。
第二,同世界各国开展抗疫经验分享和交流。目前中方已发布了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6版防控方案,这些方案源于中国,面向世界,已翻译成多语种同各国分享交流。迄今中方已与欧盟、东盟、非盟、加共体、上合组织、南太岛国及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等国举行视频会议,交流疫情防控和诊疗经验。中方将继续通过各种形式同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交流借鉴,共同提升维护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能力。
第三,向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专家团队。截至目前,中国红十字会已经向伊朗、伊拉克派遣专家团队,在当地密集开展工作,协助两国开展疫情防控,得到当地部门和百姓的一致好评。中方还正准备向意大利派遣医疗专家团队支援当地疫情防控。中方将继续通过这种形式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四,向国际社会提供药品等防疫物资援助。疫情无情人有情。中国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万美元,向有关国家捐赠口罩、药品、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向一些国家出口急需的医疗物资和设备。中国地方政府和民间机构也纷纷向其他国家伸出援手。中方愿在全力抗击本国疫情的同时,克服自身困难,继续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五,同国际社会加强科技合作。中方愿同有关国家在药物、疫苗、检测试剂等方面开展科技合作,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早日战胜疫情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世卫组织高度赞赏
中国专家的行动得到了世卫组织的赞赏,在当地时间3月3日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表示,中国防控疫情的经验需要与世界分享,中国医疗专家组前往伊朗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中国专家亲临现场,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这种直接的交流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期待这样的交流越来越多。能由中国与其他国家分享抗击疫情经验,是再好不过的了。”她说。
世卫组织访华专家组组长布鲁斯·艾尔沃德在中国考察返回后,一开始很多报道都说世界其他国家不能学中国这样做,随着国际病例的不断增加,他接到的电话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问他中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们该怎么办?
他说,他这几天一直对伊朗和意大利说,进行控制,任何时候都不会太晚,我在中国,听到最多的就是,救人,救人,救人!
世卫组织专家积极评价中国抗疫举措和成效我外交部回应
央视网消息:年3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问:3月4日,中国—世卫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外方组长艾尔沃德高度肯定中方的抗疫举措和成效,表示中国的抗疫方式可以被复制,有中国的经验,其他国家不必从零开始。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答:我们感谢艾尔沃德博士从科学、专业的角度对中方抗疫举措和成效作出的积极评价。
中国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战胜疫情,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是仍然处于关键时期,防控工作依然丝毫不能放松。
我们也看到,一些国家的疫情在加剧。中方在继续做好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正在全面推进不同形式的国际合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外方提供支持和帮助。
具体地说,我们与世界卫生组织、欧盟、非盟、加共体、东盟等组织和韩国、伊朗等疫情高发或卫生体系脆弱的国家已经建立起密切的技术层面沟通机制。在这些机制下,大家互通有无,分享信息,提供防控和诊疗等技术支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加大技术合作交流力度,及时提供中国疫情防控和诊疗技术指南更新版,通过视频会、电话会等形式开展中外专家交流,支持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疾控中心等派出专家组赴有关国家开展合作交流。
三、《柳叶刀》等媒体高度评价
《柳叶刀》社论文章称,截至目前,有证据表明中国政府的巨大公共卫生投入已成功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在应对此次疫情中,中国的成功可能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强大的行政体系,这一体系在面临挑战时拥有极强的动员能力,以及中国人民一致同意并愿意遵守严格的公共卫生程序。尽管其他国家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对政治和经济的指挥和控制力度,但是各国政要可以从中国的经验中学习。然而种种迹象表明,世界各国还并未吸取中国的经验。
文章称,世卫组织尚未将此次感染的暴发定义为全球大流行疾病,不过,最近的这次冠状病毒的流行已经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呈现出大规模扩大的趋势。截至年3月3日,全球已有73个国家报告了逾例COVID-19确诊病例(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报告病例确诊数超过10万例)。而随着全球遏制疫情的窗口期不断缩小,各国都开始仓促地采取尽量适宜的措施以延缓病毒的传播。“但是,他们的行动还是相对迟缓且不够充分,现在真正的危险是,在遏制疫情方面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太少、太晚”。
四、中国抗疫专家援助伊朗
2月28日
报道称,中国红十字会的一支专家组2月29日抵达德黑兰协助控制疫情。伊朗驻华大使馆在推特网站上说,他们带来了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并计划与伊朗专家会面,分享他们在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的经验。
3月11日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重症医学科小儿ICU护士长唐梦琳加入中国红十字会志愿专家团队飞赴意大利,并携带相关人道救援物资,支援意大利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据了解,此行中国红十字会赴意大利抗疫专家组由中国红十字会1名副会长带队、国家疾控中心1名专家参加,并指派了四川省组织5名同志参加,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医院重症医学科唐梦琳外,还包括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所副所长、主任技师童文彬,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吉晋,中国红十字会成都备灾救灾中心主任秦小利等人。
伊卫生部官员热烈欢迎中国专家团来伊并带来新一批援助,并表示,伊方赞赏中方抗击疫情取得了积极成效,感谢中方在伊困难时刻提供医疗物资和技术支持,愿同中方加强交流合作,借鉴中方抗疫经验。
另外,伊朗驻华大使馆28日发布微博称,中国向伊朗捐赠的防疫物资今早已运抵德黑兰,包括核酸检测试剂盒、制氧机、消毒粉、电子体温计等。此前,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和在伊中资企业已捐赠25万只口罩及人份核酸检测试剂盒。
同中国人民一样,此刻伊朗人民正在同新冠病毒较量,与时间赛跑。截至3月6日,伊朗累计确诊病例已经高达例,死亡例。这些死亡病例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中国支援伊朗是我国全球抗疫外交的一个重要环节,意义重大:
其一,在国际上树立了负责任大国形象。
其二,伊朗如果抄中国的作业成功,将使中国抗疫模式成为可复制的样板。
其三,树立了知恩图报的国际形象。
其四,给美国出了个难题。
其五,巩固了中国在中东的地缘战略盟友。
其六,支持伊朗抗疫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反恐事业有利。
五、中国抗疫专家援助伊拉克
中国——伊拉克
年3月7日下午
应伊拉克红新月会请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遣志愿专家团队一行7人从广州飞赴巴格达,携带核酸检测试剂盒等医疗用品和设备、中成药等人道救援物资,支援伊拉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介绍,志愿专家团队由广东省红十字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医院、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人员组成。
截至3月7日,伊拉克境内共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6例,死亡4例,呈多点爆发趋势。
六、中国抗疫专家援助意大利
年3月10日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意大利外长路易吉·迪马约(LuigiDiMaio)通电话。
意方:
迪马约表示,当前意大利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意大利政府正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folanqc.com/dxdm/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