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濒危物种保护,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珍禽异兽,殊不知司空见惯的猪也有部分品种处在灭种的危险中。
据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我国猪品种有个,其中地方品种88个,85%左右的地方猪群体数量呈下降趋势,31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和濒临灭绝,横泾猪等8个地方猪种未发现,深县猪、项城猪等4个品种已灭绝。
1地方猪与西洋猪此消彼长
中国地方猪种群的衰落与西洋猪的引进是同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始于年前后,当时,我国正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追求的首先是数量上的增长。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等外国种猪生长期短、瘦肉率高,这两大特点正契合了“增量”的时代发展主题。
生猪杂交改良工作全面开展,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改良就是“改洋”,引进外来“洋种”、淘汰地方“劣种”。地方猪在种、料、养、病等各方面的研究比不上杜、长、大等引进品种。
增量式的发展卓有成效,年前后,我国每年人均猪肉的占有量约20公斤。年我国猪肉消费量达到.5万吨,人均猪肉消费量约为40公斤,猪肉消费量约占国人肉类消费的64%。
地方猪腾栏让位于洋猪,使得年之后建立的,原本就脆弱的地方种猪场选育工作名存实亡。
2“一元”猪种“多元”保护
洋猪出没被注意是在“十一五”期间。在年~年这5年间,国家颁布实施了《畜牧法》,出台了《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等10个配套法规。《畜牧法》及其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完成了第二次全国猪种资源调查,出版了《中国猪遗传资源志》,农业部将34个地方猪种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实施重点保护。
个别以生猪为特色产业的县市,在国家保护的基础上加码保护。湖南省宁乡县即是一例。宁乡生猪产量长期位居全国十强县之列,年出栏生猪万头,宁乡花猪是中国四大生猪地方名种之一。但在10年前,宁乡猪处在灭种的边缘。
宁乡县畜牧水产局局长杨正文介绍,他们寻遍了周边的县市,才把血统找了回来。年7月宁乡猪进入首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长沙市、宁乡县两级政府将宁乡花猪保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各出万元用于保种。随后,“宁乡花猪”成为湖南省确定的7个10年过千亿元的产业规划重点扶持产业之一,完成了由保种向开发的进阶。商品化成为地方猪保种的出路所在。
在政府的预热之后,一元猪的多元化保护开发格局逐渐形成。民营资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纷纷进入,取代了原先以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的格局。
3以商战的打法打保种战
年12月,浙江青莲食品有限公司用全猪宴同时接待了来自宁乡和乐安的两批客人。他们将就“宁乡花猪”、“乐安花猪”两个猪种的保护、开发进行合作。
宁乡花猪经过近10年的保种、扩繁,目前拥有母猪7万多头,达到商品供应规模。乐安花猪则还处于保种阶段。江西艾格福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乐安花猪的保种上倾注了大量财力,但是,纯粹投入型的保种变成一场金钱的消耗战,他们必须将保种的投入转变为投资,而转化的路径就是商业化开发。
两个处在不同保种阶段的企业都在寻求合作,从保种到营销,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可以与不同阶段的企业对接。
“我们的20个子公司都在这个产业链上,一条产业链上的多元化比跨业经营的多元化还要难,因为它是串联关系,不是并联关系,一盏不亮,全都不亮。我敢走这条路,对自己的质量体系是有信心的。”青莲董事长许明曙说。
有精力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folanqc.com/rkzz/6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