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群岛

伊甸山澳新之旅


离开黑沙滩,重返市区,汽车在一座高高的山丘前停了下来。导游告知我们,前面的山丘就是奥克兰的著名火山——伊甸山。

伊甸山是一座死火山,形成于2.5万年以前,高米,是奥克兰陆地火山带中最高的火山,也是奥克兰最重要的象征之一。火山爆发时所吐出的岩浆覆盖面近6平方公里,喷出的岩浆达一亿六千万立方米。死火山形成了一个深60米、锅底状的山口,这口天然“大锅”被毛利人视做圣物,称其“山神饭碗”,意寓神赐的宝物。

(年3月4日,在新西兰奥克兰伊甸山上。)

导游告知在这里是自由活动,大家可以沿着火山口的边沿转一圈,观看下奥克兰的风景。

与游客们沿着上山的小路一步步攀爬。小路不陡,也不长,不一会便来到山顶。低头俯视,眼前突然冒出一个圆圆的巨型天坑。天坑很深,如同一个巨型的锅,平平的仰天安放在大地上。天坑的周边很圆,虽有些破损,但不失完美。天坑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长满了青青的草,越往下,草越深。

(年3月4日,在新西兰奥克兰伊甸山上。)

站在天坑的边沿,瞧着天赐杰作,静静地无声无语,生怕惊得火山醒来,冒出炙热岩浆,再来次改天换地。天坑也无声无语,静静地仰脸张着吞天大口,似乎在天问,也似乎在承接天意。我与天坑都默默无语,相向对立对视。我是渺小的、短暂的;天坑是庞大的、永恒的。渺小与庞大、短暂与永恒的相逢相遇,冥冥之中是巧合,或是天意?天坑的大与奇,令来者无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令人难以畅想与描绘的。

(年3月4日,在伊甸山上鸟瞰新西兰奥克兰。)

观看完火山口,转身回眸,只见脚下奥克兰的房屋高高低低、花花绿绿、犬牙交错、参差不齐地围着伊甸山远远地延伸而去。不规则的湖水点缀在屋舍之中,将屋舍切割成不规则的条条块块;高高的奥克兰塔,如羊群里的骆驼极其醒目地竖立在一片屋舍的汪洋大海中。奥克兰的高楼很少,别墅大都是两层的小楼,办公楼也只有四五层高,据说城市房屋限高8米,原委是盖高了会影响别人的采光。所以站在火山顶上看奥克兰,奥克兰城区如波斯地毯一样,平平坦坦,却华丽无比。

(年3月4日,在新西兰奥克兰伊甸山上。)

观完景色,沿着火山的边沿继续向上攀爬。伊甸山顶有一个标志牌,上面有世界较大国家的首都距离此地的公里数。我两手张开,环抱着标志牌,似乎将世界揽在怀中。

(年3月4日,在新西兰奥克兰伊甸山上。)

山顶的风光更加旖旎,平缓的山坡长满了绿草,天低低的,忽明忽黯。云灰灰的,时卷时舒。脚下万物浩渺,眼前一览无余。昂首挺胸在山顶,和煦的风儿扑面裹身,居高雄视奥克兰的旖旎风光,顿觉心阔胸达,神飞意扬,情豪气爽。人生行万里路,看万般景也不过如此吧!

转过身来,忽见不远处山坡上,那对秦皇岛的年轻恋人朱家齐坐在高高的山坡上看景。草地青青,恋人依依,远处云埋群山,群山如只只船儿在海里荡漾,那画面很有诗情画意。

(年3月4日,在新西兰奥克兰伊甸山上。)

(年3月4日,秦皇岛朱家齐夫妇在新西兰奥克兰伊甸山上。)

于是走过去,为他们拍了几张合影。拍后,也让朱为我们拍合影。可惜年轻人不太会用相机,拍的效果并不理想。

拍完照,见众人纷纷下山,我们也说笑着走下山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folanqc.com/gjxz/110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