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时,总有一些“爆款”专业特别吸睛,但随后几年很快又销声匿迹。
大学专业热度的此起彼伏折射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从恢复高考至今,大学热门专业都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20世纪70年代
文史哲、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受欢迎
年,国家正式恢复高考,这次考试是国家用人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也给了无数人改写命运的机会。
对当时的大学生而言,最热门的专业是“文史哲”“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专业。据悉,恢复高考那年,厦门大学文科录取平均分最高的是中文系,其次是历史系,理科录取分数最高的是数学系。
20世纪80年代
财经专业“大火”
上个世纪80年代的高考录取率很低,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由于我国的“四化建设”方兴未艾,经济人才极缺。财经专业的毕业生分配大都去了银行、审计等待遇优厚的部门。
很多财经类专科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都高于本科院校的分数,不少考生冲着毕业后的工作去向,宁可自降身价,为报考专科学校的财经专业而放弃本科文凭,财经专业的热度可见一斑。
20世纪90年代
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等专业走红
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仍是考生尤其是农村考生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
不过从年到年间,大学生已不再像90年代初那样高不可攀。年高考开始扩招,实行“3+X”的高考模式,考后填报志愿。同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在去年万人的基础上激增了22万人。
当时我国实行一系列外贸体制改革,比如外汇体制的改革,入世谈判的启动。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等“国际化”的专业又取代了财经专业,成了最热门的专业。
专业录取分数屡创新高,分配去向也让人“眼红”,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大都进入与涉外经济有关的领域,如国有大型的经贸企业,外资银行或大的跨国公司。
21世纪00年代
法律、计算机专业被“追捧”
这一时期,法律、计算机专业被看好,也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随着中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律师事务所、公检法等单位都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社会需求反向刺激了法律专业的热度,几乎所有的文科类大学都开设了法律专业,导致当时法律专业录取分数比最低投档线高很多。
与此同时,搜狐、百度、阿里、腾讯等一批互联网巨头陆续崛起,互联网浪潮席卷中国,计算机专业受到广泛追捧。在高峰时期,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不过由于热度持续走高,毕业生数量持续飙升以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饱和,法律、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生到就业时并不像当初报考时那么乐观。
有数据显示,中国政法大学级法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本行的只有13%,而北京交通大学级法学专业名毕业生中,只有3人从事政法工作。(数据仅供参考)
21世纪10年代
海外求学、人工智能成新贵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申请国外大学,成为越来越多考生和家长除高考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与此同时,高考录取率继续保持高位,山东年高考录取率为84.95%,较上年上升2.8个百分点;江苏年累计录取各类大学新生30.34万人,总录取率91.91%,均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时期的专业设置与过去相比也明显不同。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网络安全等一批新兴专业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用人需求暴增,薪资待遇也是水涨船高。
有数据统计中国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高校已有30余所,不过高校布局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时间均是从近两年才开始,属于新兴专业。
国内38所高校以人工智能专业开始招生
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说,人工智能这两年很火,但之前,国内没有高校在本科阶段设人工智能专业(美国目前也只有卡内基梅隆大学在年9月设置了人工智能专业)。
而今年,国内有38所、高校,开始以人工智能专业招生了。这38所院校,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大、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
另外,人工智能与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学、软件工程及统计数学专业结合紧密,学这些专业的人,以后转去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或学习也比较方便。
浙大在年开始招收人工智能专业本科学生,设置在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学院是浙大的拳头学院,录取分数不会低。
年薪50万,人工智能研究员究竟有多赚钱?
在国内很多招聘网站上,“人工智能研究员”这个职位,月薪是4万元,真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杭州一家互联网企业的首席技术官陆先生说,年薪50万还是很正常的。“人工智能研究员,很多是知名企业自己培养的很牛的人才,这点年薪很正常。也许过几年,这类人才会多一些。”
国内80多所高校开设了机器人工程专业
浙大机器人足球队的指导老师熊蓉教授介绍:“机器人工程是一个多维交叉学科,与各种专业都有关联。机器人的结构部分需要机械专业来完成,内部电路涉及电气等专业,运动系统控制和感知规划又与控制专业有关,人工智能方面需要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类似材料科学、力学等专业也与机器人工程息息相关。所以学这些专业,可为学生进一步开展机器人研究奠定基础。”
熊蓉说,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高校设立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包括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0多所高校。
“00”后时代的爆款专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作为交叉型学科,大数据的相关课程涉及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等学科知识。数据工作者可以施展拳脚的领域非常广泛,很多机构都需要大数据项目来做创新驱动。
高校也纷纷开设相关课程,年新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高校数量达所,可见其火爆程度。
机器人工程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年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学校有近60所。预计到年,中国人工智能(AI)产业规模将超过亿元人工,这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人才需求。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
为加速新时代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共有18所高校本科开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16所高校新增了“信息安全”专业。
物联网
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初创阶段,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将成为我国新型战略产业,从工信部以及各级政府所颁布的规划来看,物联网在未来十年之内必然会迎来其发展的高峰期。
新工科专业
年教育部审批设置了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智能建造、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工科专业。有专家表示,现在仅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这些学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就达万。
“一带一路”小语种专业
北京外国语大学今年新增审批专业14个,全部为此前没有的小语种专业,其中包括斐济语、库克群岛毛利语、卢森堡语、桑戈语等。
网络与新媒体
年共有37家高校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近两年,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2-3倍。有专家认为,新媒体传播人才是信息时代下各级媒体及其它行业的紧缺人才,市场缺口很大。
高考热门专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专业冷热不是恒定的,如今时代发展变化飞快,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不仅要看专业是否热门、名称是否新颖好听,更重要的还是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专长。
特大好消息:经过高三GPS工作室三年来,在研究浙江新老高考数据变化规律和变化逻辑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多年报考特点,艰苦卓绝的努力,创造性的新思维,《高三GPS山东省新高考志愿填报数据库》正式研制完成!独家拥有!
利用我们的数据库,能快速、准确地选出适合考生的96个志愿!
专业的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需要选科指导、专业规划、高考志愿填报或者参加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但是不会准备报名材料的、需要心理辅导的小伙伴可以拨打鲁高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folanqc.com/gjqh/6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