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群岛

43外护脑疝必考点泰山医学院回忆版真


↑别忘了   (五)、急救护理   1.脑疝发生后应做紧急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吸氧,立即静脉快速输入甘露醇、地塞米松、呋塞米等,以暂时降低颅内压;同时紧急做好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的变化。对呼吸功能障碍者,立即气管插管进行辅助呼吸。   2.病情观察 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和肢体活动的变化。意识反映了大脑皮质和脑干的功能状态,评估意识障碍的程度、持续时间和演变过程,是分析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急性颅内压增高早期患者的生命体征常有“二慢一高”现象。瞳孔的观察对判断病变部位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注意两侧瞳孔的直径,是否等大、等圆及对光反射灵敏度的变化,颅内压增高患者出现病侧瞳孔先小后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应警惕小脑幕切迹疝的发生。小脑幕切迹疝压迫患侧大脑脚,出现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但有时脑干被推向对侧,使对侧大脑脚受压,造成脑疝同侧肢体瘫痪,应结合瞳孔变化及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历年高校护综真题已考知识点,鄂老师按照题型方式,整理了本章所有考点如下:

(一)名词解释

1.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2.颅内压增高(intracranialhypertension):是由颅脑疾病导致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mmH2O,出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3个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3.Cushing反应:颅内压增高时,会出现动脉压升高并伴心率减慢、心搏出量增加和呼吸深慢的三联反应,即全身血管加压反应,称为库欣(Cushing)反应。★★★★

(二)单选题考点

1.成人正常颅内压为70~mmH2O,儿童正常颅内压为50~mmH2O。

2.颅内压的调节主要靠脑脊液量的增减来调节。

3.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头痛。

4.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可能引发脑疝,应禁忌腰穿。

5.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稳定血-脑脊液屏障,预防和缓解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6.手术去除病因是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7.体位:床头抬高15°~30°。

8.颅内压增高脱水治疗最常用的高渗性脱水剂是20%甘露醇。

9.过度换气的目的是排出体内CO2,减少脑血流量。

10.颅内高压过度换气治疗: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每下降1mmHg,可使脑血流量递减2%

11.过度换气时,维持病人PaO2于90~0mmHg、PaCO2于25~30mmHg水平为宜。★★

12.过度换气持续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13.冬眠低温治疗:体温每下降1℃,脑血流量平均减少6.7%

14.冬眠低温治疗的环境温度:18~20℃

15.遵医嘱给予冬眠药物,待自主神经被充分阻滞,病人御寒反应消失,进入昏睡状态后,方可用物理降温措施。

16.冬眠低温治疗时,降温速度以每小时下降1℃为宜,体温以降至肛温32~34℃,腋温31~33℃较理想。

17.冬眠低温治疗的时间一般为2~3日,停用冬眠低温治疗时先停物理降温,再逐步减少药物剂量直至停用。

18.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瓶,使引流管开口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19.颅内高压病人每日脑脊液引流量以不超过ml为宜。

20.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日,不宜超过5~7日。

21.枕骨大孔疝的临床特点:生命体征紊乱出现比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

(三)多选题考点

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四)简答题考点

简述颅内压增高的非手术治疗措施有哪些?

(1)限制液体入量:摄入量应限制在每日1~0ml。

(2)降低颅内压:使用高渗性脱水剂。

(3)激素治疗。

(4)冬眠低温疗法:降低脑的新陈代谢率,减少脑组织的氧耗量,防止脑水肿的发生与发展。

(5)辅助过度换气。

(6)预防或控制感染。

(7)镇痛等对症处理。

鄂老师访谈学姐录

山东大学护理考研学姐!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folanqc.com/gjqh/4872.html


当前时间: